光阴似箭,斩不断骨肉亲情; 岁月如诗,写不尽悲欢离合
--- 宋梅妞迟到七十年的团聚
编辑:徐州梦之蓝
宋梅妞,河南辉县峪河镇东寺庄村人,出生于上世纪的1940年。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阶段,中原地区也是抗日主战场之一。老百姓民不聊生,到处饿殍遍地,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百姓不计其数。宋梅妞(现已年逾七旬)跟随父母和哥哥姐姐们一路逃荒要饭来到徐州东郊的上河头村附近投靠亲友。1945年春节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下午,宋梅妞跟随八岁的姐姐外出讨饭的途中,有人给了一篮红薯把她从姐姐手里领走了。第二天,天还没亮父母就去附近寻找,但是没有任何结果,孩子从此杳无音信天各一方。宋梅妞父母思想传统守旧,在他们心里有个理念,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一家人都要在一起,永远不分离,绝不丢下任何一个孩子,生生死死都要在一起。那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贫穷,人人都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只有爸妈可以把自己吃到嘴里的食物抠出来给孩子,可以把自己的衣服扒下来给孩子御寒,孩子不在自己身边他们怎么能够安心?他们想尽各种办法也没能再找回自己心爱的小女儿,后来父母因失去小女儿而忧郁成疾最终双双撒手而去。从此兄妹几人相依为命艰难生活,其中的辛酸难以言表。解放后兄妹几人逐渐长大成人,相继成家立业,但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解放前丢失的小妹宋梅妞,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小妹的念头,尤其是当时丢失小妹的二姐,丢失小妹成了他一生的愧疚,从懂事起每时每刻都是在自责自怨中度过。几十年来他们多次来到当时丢失宋梅妞的上河头附近寻找,但是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兄妹几人也一天天的变老,甚至有的已经离开人世,无情的岁月能催人老去却割不断骨肉亲情。虽然已经无力亲自寻找自己的小妹但他们都各自交代自己后代一定要继续寻找他们丢失在徐州的亲人以慰父母在天之灵。
转眼间,时间的车轮跨过了新世纪,宋梅妞的哥哥和姐姐们都已年过古稀,再也无力寻找自己的小妹,但他们的后人从父母手里接过寻找亲人的接力棒,继续寻找他们的亲人。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也多次来徐州寻找,那时的村庄已经多次改建扩建,早已没有当年的影子,依稀知道点情况的老人也相继去世越来越少,可谓人已不是当年的人,物更不是当年的物。到了2011年,宋梅妞二姐的女儿王女士在网上浏览信息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宝贝回家网站,当时宝贝回家网站虽然创建不久,但已经有数百个成功案例和数万名热心志愿者。王女士抱着一线希望在宝贝回家网登记寻亲,宝贝回家志愿者“河北老牛”接到任务后立即整理信息发帖(寻找1940年出生1945年1月从安徽飞机场东上黑头送养的宋梅妞38622https://bbs.baobeihuijia.com/thread-90030-1-1.html),帖子发出后,就有大量的志愿者跟帖、转发,但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回复信息。 2012年1月底老牛求助安徽当地志愿者协助寻找宋大娘,徐州西苑人主动联系老牛,说同意协助老牛去查找宋大娘,经过徐州西苑人的辛苦努力,也去到了所说的地方,但是没有问到任何宋大娘的信息。
寻找宋大娘的事情陷入无法继续进行的困境,老牛经过和宋大娘的外甥女的沟通和了解,确定宋大娘当时就是在徐州东的上河头村丢的。还说2006年左右时梅妞在她儿子的陪同下,赶了一辆小马车亲自来找家一次,当时由于其他原因没有见到家人,此后宋大娘的姐姐多次打听和寻找也没有问到宋大娘具体是从哪里来的,经过分析,老牛决定到河南寻找战友协助寻找宋大娘的信息,在河南战友丁超、季风、小张等战友的大力帮助下,在河南境内的焦作地区和周口地区进行了排查,因为如果是赶毛驴车的话肯定不远,然而经过排查和寻找,这次仍然没有找到宋大娘的任何信息。宋大娘的寻找工作几乎要被冰封,也就是说现在几乎是个无法进行下去的一个寻亲的案子。时间很快到了2013年,老牛经过再次对宋大娘的事情进行了整理,丢失的地点家人确无误,为什么就是找不到呢?难道就这么放弃寻找宋大娘吗?老牛不甘心,既然家人说宋大娘就在这一带,说明提供的信息无误,老牛经过和宋大娘的外甥女的协商决定再次在徐州东寻找宋大娘,老牛很快联系到了战友夏雪、清尘、徐州醉、梦之蓝等徐州当地志愿者,并建立宋大娘寻亲讨论组,在大家细致的分析和研讨后,确定再次到徐州东上河头进行实地寻找宋大娘。
2013年6月中旬,徐州志愿者夏雪、梦之蓝等人印刷了寻人启事,徐州东郊军用机场以东的村子进行了寻找,徐州志愿者通过当地的老人了解到在解放前,机场以东方圆数公里内统称为上河头村,经过数十年的改建、扩建、分支现在已经形成三个行政村(社区),三个行政村分别为上河头村、李庄村、下河头村,每个行政村下辖若干个自然村。这样大的查找范围出乎徐州志愿者的意料,但大家没有气馁毫不畏缩,原以为只有一个村子挨家挨户的走访也能落实,根据这个实际情况徐州志愿者立即调整思路,改变策略。首先在三个行政村人口密集处、老人活动中心、社区医疗机构、社区行政服务中心等处张贴和散发寻人启事。然后重点走访七八十岁的老人,最后走访各村的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并且都留下寻亲人的详细资料和志愿者的联系方式。走访结束后,徐州志愿者都在期盼着有关宋大娘的联系电话,但是等了一个星期没有任何信息。大家认为不能再等下去,大家认为登记信息比较详细,宋大娘确定就是丢失在上河头附近的范围内,因为年代久远,本来知情人寥寥无几,再加上当初兵荒马乱和后来的自然灾害,当初的知情人还能在世几人?宋大娘是否在世?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摆在志愿者面前的难题。徐州志愿者怀着对宋大娘的同情和对和对河南寻亲人历经七十年不忘骨肉亲情的感动,多次讨论后决定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哪怕大海捞针,只要这根针还在大海里就有希望捞出来。于是徐州志愿者决定向媒体寻求帮助,用媒体强大的力量帮助寻找宋大娘,如报纸未果再寻求电视台帮助。
徐州市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都市晨报》自创办以来深受市民的喜爱,发行范围覆盖徐州市的市区、下辖三县两市和周边邻省交界处,发行量非常大。最为可贵的是每个周一就专设四版公益版面为徐州的公益事业宣传和服务。2013年初,在宝贝回家徐州志愿者的倡议下,徐州都市晨报联络徐州当地数十家公益机构和徐州团委等机关成立徐州公益联盟,徐州都市晨报为“徐州公益联盟”主办单位之一。基于此,徐州志愿者将寻找宋大娘的信息和印制的寻人启事首先转发给都市晨报的记者张景良先生,记者张景良接到信息后在6月24日将寻找宋大娘信息见报(http://epaper.cnxz.com.cn/dscb/html/2013-06/24/content_153720.htm),信息见报后的第三天,终于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在徐州工作的张先生看到报纸上的信息跟自己的岳母的经历非常吻合,登载的宋梅妞二姐的照片和岳母也极其相似,他将报纸带回家给小儿子看并且问这照片是谁,小儿子居然说就是姥姥。就这样他们经过报社记者联系到徐州志愿者。徐州志愿者当即约见老人,由于老人居住于徐州临近的安徽省宿州市的褚蓝镇,女儿择日将老人接到徐州。 6月27日 徐州志愿者夏雪、红梅、冬暖夏凉和梦之蓝等一行四人分别赶往宋大娘的家,见到宋大娘后大家从长相上都几乎可以认定这个老人就是河南苦苦寻找了将近七十年的亲人宋梅妞。问及她幼时的记忆,老人说我只记得小时候每天都是饿,每天都是度日如年的在饥饿中度过,每天几乎都是半昏迷的,哪里有什么记忆,只是后来听养母说,他是河南那边来逃荒的人家的孩子,和家人走失后先是上河头的潘家收留了她,但是那时候每家都是缺吃少穿,自己的孩子尚难养活,实在无法养活宋梅妞。他们就让一个叫“老黑”人送到老人后来的养母张家。后来宋大娘在张家长大并在19岁那年出嫁成家。徐州志愿者也试着启发老人的记忆,但老人总是泪流满面喃喃自语的说:“我小时候很傻,啥都不知道啊,我没爹没妈一辈子没人疼没依靠,我做梦都想找到我的家”在场的人听了无不为之动容落泪。当时志愿者夏雪将老人的照片转发给宝贝回家工作组,所有见到照片的人无不认为宋大娘就是这家要找的人。 后来志愿者梦之蓝通过与河南寻亲人王女士沟通了解到他们的父母去找宋梅妞的时候,也是了解到先是有一家人家收养了宋大娘,过几天又转手送给别人,这个信息与宋大娘提到的先被潘家收养,实在养不活再让老黑送给张家非常吻合互相印证,这就更坚定了志愿者的信心。2013年6月27日,徐州志愿者梦之蓝将现场拍摄的老人的照片和翻拍老人原来的照片传给宋大娘的外甥女王女士,王女士看到后也认为和他的母亲非常的像,王女士说明天他拿给亲戚们看看。三天后王女士说所有的亲戚都认为这个老人很像他们当年丢失的亲人,也都支持他们来徐州相认。但由于母亲生病暂时还不能告诉母亲,因为他的母亲(宋大娘的二姐)生病住院,也担心老人承受不了这个喜讯的刺激,一旦母亲身体稳定后会马上来徐州。
2013年7月18日早上,徐州志愿者看到17日晚上河南寻亲人王女士的留言说他母亲身体恢复好了,明天(18日)一早带着老人赶往徐州。这时徐州志愿者马上通知宋大娘的女儿将老人接到徐州和亲人相见,并马上组织起来从各个地方赶往集结地点迎接河南的寻亲人。中午11点40分左右,河南一行4人赶到徐州北郊的宋大娘的女儿家,他们在宝贝回家徐州志愿者和徐州都市晨报记者的陪同下向宋大娘的女儿家走来,远远的看到宋大娘迎了过来,两个老人相见凝视良久,相拥痛哭。河南老人说:“妹啊,你没被饿死,我想不到我们这辈子还能相见”,这迟来的相聚他们等了太久太久,他们流出的泪水是七十年想念的泪水和团聚时喜悦的泪水,从开始相见到志愿者离开老姐俩的双手始终紧紧的拉在一起,再也舍不得放开,所有在场的人无不泪流满面,围观者也唏嘘不已,无不感叹这骨肉分离七十年后再团聚的人间悲欢离合。
宋大娘和亲人骨肉分离将近七十年,经过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宋大娘在和姐姐分别将近七十年后的风烛之年终于团聚。我们首先要感谢河北志愿者老牛,感谢河南志愿者丁超、季风、小张,感谢江苏志愿者西苑人、夏雪、清尘、徐州醉、活力、红梅、冬暖夏凉、梦之蓝等所有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特别要感谢的是徐州都市晨报和晨报社记者张先生的及时报道和无私的帮助。
http://epaper.cnxz.com.cn/dscb/html/2013-07/19/content_161381.htm
徐州都市晨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