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家乡岁月多,春风不改旧时波
——王艳平回家
编 辑:陈 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这句诗用来诠释王艳平的生活轨迹似乎也是极形象的,对于这个与亲人仅仅共同生活了仅仅半个月的孩子来说,在将近黄昏的年纪里,寻找至亲落叶归根便是余生最大的心愿了。
1956年6月,出生仅半个月的王艳平被母亲送给了无儿无女的邻居,彼时,父亲由于犯了错误正在监狱服刑,孤苦的母亲独自带着两个儿子和艳平,沉重的家庭负担让母亲不得不忍痛割爱将小女儿艳平送出去。父亲出狱后带着全家回到了哈尔滨农村生活,在那个通讯极不发达的特殊年代里,两家人便彻底断开了联系。
此后经历了特殊的动荡时期,一家人四散开去,虽有心四下寻找艳平,然终因线索不足无疾而终。1998年王艳平亲赴哈尔滨寻找亲人,得到的消息却是一家人已经迁往深圳居住。既然远隔千里且毫无线索,寻亲的脚步便只能暂停下来。
2016年1月4日,新年的热情还未退去,王艳平便向宝贝回家发出了寻亲的求助,志愿者古飞接到任务立即联系了艳平阿姨,阿姨从养父母那里她得知了亲生父母叫翟保华、郝春芳,两个哥哥分别叫翟洪斌和翟洪江,以及两家人曾经做邻居时居住的地址黑龙江牡丹江市爱民路造纸厂宿舍,亲生父亲曾经工作的地方是哈尔滨木器厂。1月7日,古飞把艳平阿姨补充的这些重要信息整理后发布到宝贝回家网站:
四天后,志愿者淡然根据帖子中的信息筛选出了5个疑似亲人的信息,其中3个在绥化,2个在五常。第二天,志愿者丁超又筛选出1条疑似信息,古飞向黑龙江志愿者群求助,在值班员南冥的支持下,找到了绥化的志愿者安子以及五常的志愿者太阳帮助核实疑似信息,由于绥化的疑似信息中涉及到拆迁,同时又临近春节,志愿者的核实工作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春节假期结束之后,古飞重新分析丁超和淡然提供的信息,发现丁超的信息与淡然提供的其中一条信息内容是重合的,根据这条重复信息中涉及到的地址,古飞在网上就检索该乡、该村及村委会的联系方式,遗憾的是未能检索到,然后古飞又在网上检索到了几家稻米生产企业,并一一致电询问,回复都是失望的,然而就像很多戏剧的情节一样,当主人公在绝望中拨通最后一通电话时,奇迹便出现了。最后一家企业叫五常友好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接听电话的王老板听完古飞的陈述之后,立即允诺帮助寻找,而更令人惊喜的是,仅仅10多分钟之后,王老板便向周边老乡打听到了翟洪江的下落。老乡提供了翟洪江弟弟翟洪生的联系方式,王老板立即把电话号码通过短信发给了古飞。
古飞打通了翟洪生的电话。没错,他确是翟洪江的弟弟,艳平阿姨素未谋面的弟弟。在电话里古飞听他述说了60年以来家中的情况,与艳平阿姨养父母讲述的情况一样,当年由于家中贫困父母不得已将出生仅10多天的她送给了邻居,后来由于父亲被下放,举家迁到农村中断了联系,而这些年以来,家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艳平阿姨,甚至包括她素未谋面的两个弟弟和妹妹,以及他们的下一代。老父亲健在,年届90依然精神矍铄,而老母亲6年前已去世,终未能等到团聚的这一天。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半个多世纪的寻找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谁能体味这漫长的日子里亲人们的心思,多少人能禁得住这蚁噬般的痛苦煎熬。然毕竟是骨肉亲情,哪怕耗费毕生精力来寻找也是值得,又何谈眼前这60年。翟府这一家,兄弟姐妹七个,老父健在,四世同堂,终于等来了这一生中最整齐的全家福。归乡那一天,一炷清香,半句耳语,告慰老母亲在天之灵。
在宝贝回家的平台上,我们曾创造了许多寻亲的奇迹。艳平阿姨在被送养60年后,在经历了时代的动荡和变迁之后竟能在短短几天之内寻回亲人,是志愿者们又一次齐心协力创造的奇迹,而这样的奇迹还将持续不断的出现!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功劳,是大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在这里,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致敬。许多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做了许多工作,而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案例,而案例编写时间的要求相对紧迫,难免会对案例细节或参与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完善总结的内容,确保案例总结能够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有遗漏或偏差,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随时提出修改意见。案例总结如有不妥,可随时与案例编辑或网站管理暖(732951903)或者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