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0)分崩离析的家,何日重聚——李先生寻家

发布时间:2022-10-16

分崩离析的家,何日重聚
——李先生寻家

编 辑:依 依
      “黄道根因在1989年身患严重淋巴结病,几年中无钱医治,生活无法安排,妻子吴先翠又是精神病人,母亲已年过花甲,家中大小孩无法上学读书。处于这种状况,黄道根本人委托陕西省***李怀林将自己最小的男孩介绍并要求李夫妇送往河南省张仁德抚养成人。黄道根夫妇及母亲要求以后双方来往并帮助本人医治病,双方事情商定后于1991年3月签定转接凭据并无任何反悔。”

      这是一份送养字据其中一段,也是最撕裂的一段。

      男主人常年生病,女主人精神疾病,老人年过花甲,两个孩子要上学,一个孩子嗷嗷待哺。面对这样的家庭现状,哪怕是从心头剜肉,鲜血淋漓,也不得不送走一个孩子。

      送走孩子的当天,也许是身体不允许,也许是不想面对,这个“最小的男孩”,由他13岁的大哥代替父亲,抱给了字据中的李怀林。这一“抱”,就是整整31年。

      “最小的男孩”被抱走后,去了河南,但他的父母没有想到,李怀林转手把他给了张仁德,几经转手后,又辗转来到了另一户李姓人家。这中间,到底是送是卖,不得而知。

      光阴在岁月中慢慢流转,当年“最小的男孩”已经而立,他生活在河南省商丘市。养父母郑重其事的将当年的字据交到了他的手上,告诉他,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字据纸张泛黄,但上面的地名人名,清晰可辨,甚至还有当地基层政府签字、盖章,鲜红刺目。看着字据上一字一句,李先生恍若梦境,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字据“言之凿凿”,又不像是假的。

      2022年9月18日李先生在宝贝回家登记了寻亲信息,字据是真是假,让最后的事实来说话。

      寻家工作组志愿者郭郭将字据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在网上试着搜索字据中提到的“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找到了池河镇的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耐心听完了郭郭要表达的意思:希望能提供明星村相关人员联系方式。

      郭郭如愿拿到了村干部的电话,一个电话拨过去,村干部坦言,村里有这样一家人,当年因为父亲患病母亲精神疾病,最小的男孩被送养出去,后来听说被养家卖了。村干部将这户人家大哥黄德富的电话交给了郭郭

      大哥黄德富,今年46岁,当年就是他亲手把弟弟“抱”出去的。弟弟离开家后,父亲并没有如字据里所写的那样得到医治,不久便撒手人寰。父亲去世后,母亲遭此变故旧病复发,在一次离家外出后,再也没有回来。黄德富带着二弟居无定所,无依无靠,不久便被河南的姑姑接走(据说姑姑也是被拐河南,但自己找到了老家)。幸运的是,兄弟俩没有分开,彼此间一直有所照应。

      长兄如父,面对分崩离析的家,黄德富想得最多的是找回弟弟。当年是他亲手把弟弟送走的,他有责任再亲手把弟弟接回来。

      黄德富辗转找到了李怀林,李怀林夫妇健在,但早已暮年,口齿不清的说了一个地名“河南省平顶山鲁山县莲花镇”。黄德富循着这个地址多次寻找,但总也未能如愿,这成了他心头的结。

      黄德富比谁都希望这位李先生就是三弟,他将二哥也叫了来,从相貌上看,二哥与李先生极为相像。于是,郭郭向网站申请为李先生兄弟俩做DNA鉴定。

      10月14日,DNA结果显示,李先生就是黄德富的三弟。10月15日,在宝贝回家官方抖音直播间,三兄弟见了面。突如其来的重聚,让李先生猝不及防,黄德富虽心中早有准备,却也已是泪眼婆娑。这场见面,于他的意义,更甚于二弟三弟。

      黄德富说,弟弟回来了,他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父亲,却无法让母亲知道。于是,宝贝回家再度出发,寻找黄德富的母亲吴贤翠:
      寻找1956年出生1993年失踪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  吴贤翠634521

      寻家原帖链接:
      约1989年出生一岁多从陕西安康石泉县被送养或被拐河南商丘市的李先生寻亲634073bbhj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