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6例)破碎的时光与志愿者的坚守——陈先生寻家

发布时间:2025-03-17

破碎的时光与志愿者的坚守

——陈先生寻家

编 辑:依 依

       1994年的冬天,四川眉山市的寒风中,一个七八个月大的男婴被抱离了亲生父母的怀抱。襁褓中的他或许还带着奶香,却被迫踏上了命运的岔路——他被送往彭山区的一户人家,成了“陈先生”。三十年过去,那个被抱走的孩子已长大成人,可心底的疑问始终萦绕:“我的根究竟在哪里?”  

       2023年,他在宝贝回家按下登记键,联系他的是寻家工作组志愿者点赞。没有记忆,没有凭证,寻家的路一望无际,点赞告诉他:“采血吧,这是唯一的回家路”。2024年11月1日,志愿者大虫带来唯一的一条线索:眉山市某村的陈兴明疑似陈先生的亲人。

       11月4日,志愿者雨林暖暖坐上了开往陈兴明家的公交车,40分钟后,他们走进了当地居委会。“这里五组的居民大多拆迁了。”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边告诉他们,一边翻查着旧档案里的“陈兴明”。很快,一个名字出现,紧接着,陈兴明本人接到通知来到了居委会:“1993年下半年,我弟弟被抱走……”

       原来,陈兴明是大哥,他的弟弟在出生大概七八个月时,因为当时的政策原因被抱走,只知道可能在彭山区,但到底在哪里,他们不知道。三十多年了,他们家也到处找过,但没有消息。三天后,暖暖与丈夫再次来到陈兴明家,指导他与父亲采血(母亲因故未采)。

       12月16日,DNA鉴定结果证实了陈先生就是陈兴明的亲弟弟。三十年的离散,命运的改变,在今天才重回正轨。

       原帖链接:
       约1994年出生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同年抱养到眉山市彭山区陈先生寻亲205795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依依(539683555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